國家衛生健康委1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“時令節氣與健康”有關情況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龔燕冰介紹,在中醫理論當中,有“脾為后天之本”之說,脾胃功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身體的健康。小寒時節,正處于寒冷的階段,民間也有一種說法叫“小寒勝大寒”,所以在這個時節,養護腸胃是尤其重要的。
龔燕冰表示,在寒冷的時節,對腸胃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,一方面是寒邪侵入身體,會導致腸胃氣血運行不暢,第二方面是因為寒冷季節,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化,會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以御寒,就會導致脾胃功能的減弱和消化能力的下降。 所以在這個時節,對于胃腸的保護首先就是要保暖,特別是對一些本身就患有慢性胃腸疾病的人群,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,必要的話可以用暖寶寶來溫暖腹部,防止寒邪入侵。
龔燕冰強調,在飲食調養上也是非常重要的,在寒冷的階段,要避免一些過冷的食物或者飲品,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溫熱的、容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姜茶,粗糧、細糧搭配的營養豐富的粥類,這不光能養護腸胃,同時也能提供足夠的熱量。
龔燕冰在會上推薦了一款茶飲——紅棗桂圓枸杞茶。紅棗有益氣養血的作用,桂圓又叫龍眼肉,有溫補心脾、益氣養血的功效,在寒冷季節對于消化也是非常有幫助的。枸杞是滋補肝腎的一味藥,同時也有益精明目的作用,在寒冷的天氣對提高免疫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。這幾味食材,可以取桂圓和枸杞各5g,大棗取3枚,可以劈開,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沸3到5分鐘就可以飲用了。對于易上火的人群,可以在里面加2-3朵的菊花。由于大棗和桂圓糖分含量比較高,以及剛剛提到的粥類食品,都是不太適宜糖尿病人來選擇的。